图书搜索:

自然辩证法概论(第2版)(普通高等学校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材)

作  者:刘大椿

出版时间:2008-02-27 字  数:508 千字
书  号:D1737 ISBN:978-7-300-08883-9
印刷时间:2008-02-27 包  装:平装
印  次:2-3 开  本:16

定价:¥39.80

 

查看评论摘要
请购买图书或索要图书库存目录的,联系网上书店http://club.crup.com.cn,联系电话:010-82501766

教 学 资 源

开放资源(在本站注册后即可使用):
  • 热门资源自然辩证法概论(第2版)PPT
  • 热门资源自然辩证法 精品课程
  • 内容简介

      本书强调学校的科学教育应全面审视科学——从知识角度、精神角度、器物角度和社会角度来进行。学生只有培养了这四个方面的素养,才能真正理解科学知识,运用科学方法,具备科学思想,体会科学精神,进一步掌握科学研究和应用的社会价值。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第一篇 科技概观
     第一章 科学、技术与文明
      一、科学和技术的旨趣
       科学的旨趣
       技术的旨趣
       科学与技术的联姻
      二、科学的力量
       从科学革命到文明转型
       科学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先进文化的基本内容
      三、弘扬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的几种诠释
       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
       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四、科学精神内涵的展开
       理性精神
       实证精神
       分析精神
       开放精神
       民主精神
       批判精神
     第二章 科技变革中的人文关怀
      一、科技发展与人类的精神危机
       科技革命引发新的消费文化
       科技的高风险后果与生活的不确定性
       世界的“物质化”与“消费蛀虫”的孳生
       终极追求的偏航
      二、流行的反科技思潮及其悖谬
       后现代思潮的冲撞
       现代科技与人文精神的对立?
       在人类精神对立的两极中平衡
       中国反科学主义的几种形式
      三、科学与非科学的互补
       科学、非科学、反科学、伪科学
       科学与迷信
       新一轮科学化浪潮的检视
       克服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虚假对立
      四、传统文化与科学文化
       传统文化的困境和出路
       西方化的主张及其反思
       在功利主义与终极价值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反思“文化大革命”破坏科技事业的文化成因
    第二篇 自然观及其变革
     第三章 科学发展与自然观的变革
      一、古代自然观与中世纪自然观
       史前神话自然观和古希腊自然观
       中世纪神学自然观
       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自然观
      二、近代科学的兴起与机械论自然图景
       开普勒、伽利略和笛卡尔
       牛顿机械论纲领的确立
       机械论纲领的成长和影响
       19世纪科学的发展对机械论自然观的挑战
      三、当代科学突破与自然观的新探索
       自然的简单性与复杂性
       时空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自然的构成性与生成性
       世界的决定性与非决定性
      四、自然观对于科学认识活动的意义
       自然观与科学认知结构
       自然观与科学认识
       自然观与科学方法论
     第四章 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与重构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考察
       远古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
       农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
       工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人类中心主义
       近代人类中心主义的内涵与批判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理由辨析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缺陷
      三、非人类中心主义
       动物解放/权利论
       生物中心主义
       生态中心主义
      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可能性
       环境保护不能消解人的主体性
       自然的返魅与自然的内在价值
       重构主体性,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五章 可持续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环境危机与增长的极限
       全球环境危机与“增长的极限”
       增长的极限是否存在?
       科技解决环境问题的限度
      二、从经济增长观到可持续发展观
       传统的经济增长观及其缺陷
       增长不等于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科学的发展观
      三、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
       限制人口增长
       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构建可持续的消费文化
       发展科技解决环境问题
      四、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
       中国的环境问题及起因
       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
       面对全球环保的国家抉择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纲要
    第三篇 科学论与科学方法论
     第六章 科学的实验基础与逻辑前提
      一、科学事实的获得与整理
       科学事实及其重要作用
       科学事实的获得:观察和实验
       科学事实的整理:归纳、演绎和类比
      二、科学规律的合理性与可错性
       经验规律与理论规律
       科学规律的合理性
       科学规律的可错性
      三、科学实验中的经验与理性
       “理论决定我们能够观察到的东西”
       科学测量中的认识论问题
       科学实验中的机遇问题
      四、科学理论的逻辑结构与功能
       科学理论的逻辑结构
       科学理论的解释功能
       科学理论的预见功能
     第七章 由问题而发现、从假说到理论
      一、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
       科学问题的产生
       解决科学问题的基本途径
      二、科学假说的创立与检验
       通向科学理论的必要环节
       科学假说的类型和检验
       判决性实验
      三、理性准则与假说-演绎方法
       科学的理性准则
       基本的假说-演绎方法的构建
       现代假说-演绎模型
      四、证明的逻辑与发现的逻辑
       证明的逻辑基础
       发现的逻辑
       科学发现过程中的逻辑与非逻辑问题
     第八章 科学理论的评价与演变
      一、科学理论的评价依据和社会确认
       科学理论评价中的经验论
       科学理论评价中的整体论
       科学理论的评价依据
       科学理论的社会确认
      二、科学理论演变的动力
       理论与实验的矛盾
       科学与技术的相互驱动
       理论中的逻辑悖论
       不同理论之间的相互竞争
       科学发展的不平衡性
      三、传统的科学理论演变模式
       因经验积累而进步的演变模式
       通过证伪而增长的演变模式
       范式嬗替的科学革命模式
       基于研究纲领进化的演变模式
      四、现代科学理论演变模式的意义
       多元化的演变模式
       依解题能力而进步的演变模式
       随“信息域”变化的演变模式
    第四篇 技术论与技术创新论
     第九章 技术的概念、方法和意义
      一、 技术的本质、功能和范式
       技术活动与技术成果
       技术的狭义与广义界定
       技术的功能、效果和效率
       范式:工程学传统与人文主义传统
      二、 技术的分类、形态和体系结构
       技术活动要素的分类及其关联
       人工物技术形态、流程技术形态
       技术单元与技术系统结构
       技术族系结构、技术世界结构
      三、 技术发明与工程技术方法
       技术发明的过程与方法
       技术预测方法、技术方案构思方法
       工程技术的设计方法、试验方法、评价方法
      四、技术是人与客观世界实践关系的中介
       技术在实践活动中的地位与建构
       仪器工具系统的形成
       技术是人与自然的桥梁和纽带
     第十章 技术发展的动力与模式
      一、 技术的建构及其发展的动力机制
       技术的社会形成:选择、调节、支持
       新目标与旧技术形态功能之间的矛盾
       社会竞争与科学研究的推动作用
       作为驱动力的技术世界的相干性
      二、 技术演变方向与技术进步模式
       向着技术形态丰富和效率提高的方向演变
       技术开发、技术吸纳与转移
       淘汰与进化、递进与跨越
      三、技术科学化与技术科学
       硬技术与软技术、技术知识的作用
       技术知识的经验形式与理论形式
       技术科学化与科学技术化
      四、现代技术与消费文化的互动
       消费需求的变化与技术发展方向的调制
       把潜在需求转变成现实需求的新技术
       创造出新消费需求的新技术
     第十一章 技术创新的理解及其实现
      一、市场经济架构下的技术创新
       创新与技术创新
       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
       国家创新系统及其意义
      二、技术创新的主体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参与技术创新活动的主要角色
       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
      三、技术创新的过程
       五代创新模式
       系列技术创新过程及其不确定性
       企业家精神和全球产业网络
      四、从技术变革到产业革命
       技术-产业的生命周期
       产业革命实现的重要机制
       产业革命实现的社会条件
    第五篇 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
     第十二章 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
     第十三章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
     第十四章 社会公共政策与科技发展

    精彩片断

    第一篇 科技概观
    第一章 科学、技术与文明
    二、科学的力量
    从科学革命到文明转型
    科学技术在近代以来的发展,导致了从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到产业革命再到文明转型的创新浪潮。
    大约从1600年起,科学开始与纯粹“爱智慧”的哲学相分裂,日益同技术结合起来;技术也不再仅仅是世代相传的技艺传统和“诀窍”,而开始了科学化的创新进程。科学与技术联袂进入生产和经济领域,从单一的知识和经验形态的一般生产力一跃而成为直接的乃至首要的生产力,科学、技术与生产逐渐走向一体化。400年来,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生产科技化、科学技术一体化和科学技术与生产一体化的步伐愈益加快。在现代化大生产中,科学技术逐渐成为最具革命性的第一生产力,同时,科学技术的管理和教育等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科学、技术、经济与社会四个子系统互动整合为协同发展的自组织大系统。在这一整体性发展态势下,科学技术的主要社会功能从第一生产力跃升为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大系统的创新源泉和动力机制,科技进步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整体性自觉创新效应,引发了从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到产业革命再到文明转型的创新浪潮。

    书评

    其他

     

     

     

    热 门 图 书

    2010年考研英语必备
    作者:王长喜
    定价:¥48.00
    国家司法考试必读法律法规汇编(人大司考丛书)
    作者:北京万国学校
    定价:¥98.00
    北京地区成人本科学士学位英语统一考试词汇必备
    作者:刘本政
    定价:¥22.00
    发展保险事业 构建和谐社会——深度开放下的中外保…
    作者:张洪涛
    定价:¥48.00
    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中国的战略选择(中国资本市场…
    作者:吴晓求
    定价:¥78.00

    作者其他图书

    思想的攻防——另类科学哲学的兴起和…
    作者:刘大椿 刘永谋
    定价:¥35.00
    科学活动论(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作者:刘大椿
    定价:¥36.00
    现代科技导论(第2版)(普通高等教…
    作者:刘大椿 何立松 刘永谋
    定价:¥39.00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
    作者:纪宝成 刘大椿
    定价:¥48.00
    自然辩证法概论(第2版)(普通高等…
    作者:刘大椿
    定价:¥39.80

    相 关 图 书

    [err:标签"书籍内容页相关信息_关键字"数据源读取错,原因:必须声明标量变量 "@itemId"。]

    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网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中国一考网 | 教研服务网络 | 商学在线 | 友情链接
    京ICP备10054422号 新出网证(京)字0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1号  有网站下载或登录的问题请联系:010-62515491
    邮编:100080 电话:010-62510566 传真:010-62514760 E-mail:club@crup.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