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四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 |
|
|
|
作 者:高鸿业 |
出版时间:2007-03-31 |
字 数:499 千字 |
书 号:F2720 |
ISBN:978-7-300-07953-0 |
印刷时间:2007-03-31 |
包 装:平装 |
印 次:4-14 |
开 本:16 |
|
定价:¥28.00 |
|
查看评论摘要 |
请购买图书或索要图书库存目录的,联系网上书店http://club.crup.com.cn,联系电话:010-82501766 |
|
|
|
|
|
|
|
内容简介 |
|
本书是国家教育部组织统编的高校《西方经济学》教科书。由中国人民大学高鸿业教授和吴汉洪教授、北京大学刘文忻教授、前武汉大学冯金华教授和复旦大学尹伯成教授,共五名教学人员组成编写组,高鸿业任主编。为了能更好的反映出西方经济学最新的发展,更改旧版落伍过时的理论,作者邀请全国著名学者,参与讨论编写《西方经济学》第四版,使本版书常青常新,也使读者始终能学习到新的知识。本书涵盖了国外近十年经济学的发展动态,书中有诸多的经济实例,使学生在学习西方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同时,又训练了应用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好地运用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技巧解决实际经济问题。
此教材的变动有下列六点:
(1)对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以小注的形式作了进一步的补充说明,因为,教学人员的反馈告诉我们,该部分的内容对初学者比较难于解释清楚,从而往往在讲授时增添了一些不必要的困难。
(2)删去过多的或具有重复性的习题以减轻学生的负担。
(3)对实证方法和规范方法增添了较多的说明。
(4)对产量的利润最大化和要素需求的利润最大化的关系作了补充。
(5)扩充了社会福利函数方面的内容,添加了“惯性和均衡的多样性”一小节,并完善了对目前为福利经济学所关注的“效率与公平”的表述,以便使教材更能反映这些微观经济学较新的发展。
(6)对第十章社会福利函数一节的内容作了比较详尽的补充,以便使学员较全面地理解该节内容的较新发展。
|
|
|
|
作者简介 |
|
高鸿业 中国当代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教授、北京经济学总会理事、中国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理事兼北京分会副会长、航天工业部学位委员会学科专业评议组成员等。1944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机械系, 1956年获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56—1957年任美国密苏里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1957年回国后, 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副教授、教授。1984年被聘为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经济系客座教授。1987年被聘为美国国际管理研究院客座教授。
|
|
|
|
章节目录 |
|
第一章 引论
第二章 需求曲线和攻击曲线该书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第三章 效用论
第四章 生产论
第五章 成本论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第八章
|
|
|
|
|
精彩片断 |
|
|
|
|
|
书评 |
|
作者书评:
我国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原因与西方有所不同。西方学习的目标是培养西方经济学者,能够对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做出贡献,或至少能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解决西方经济问题,而我们的目标则首先要求学员们能辨别西方经济学的有用和有害之处,然后把有用的部分结合我国的国情用于经济建设。为了适应我国学员的不同要求,我们在写作本书时考虑到下列事实,这些考虑的结果构成本书的特点。
第一,西方经济学是随着历史条件的变迁而不断改变其内容的学科,特别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后,改变比较突出。大致说来,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西方宏观经济学教科书把新古典综合派的说法几乎当做惟一的“真理”,然而,在此以后,原有的以萨缪尔森为代表人物的新古典综合派部分地吸收了本章第二节后一部分所提及的四点内容,形成了现代主流经济学。目前,虽然西方学者之间还存在着分歧,但是,大体上可以说他们统一于现代主流经济学之下,从而该学派的体系构成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科书的主要内容,而其他派别的学说仅在必要时加以非常概略的介绍。本书的章节安排如实地反映了这一新近出现的事实。
第二,我们认为,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我国的一般读者并没有必要去掌握西方经济学专业所要求的全部理论。因此,本书所介绍的西方经济学说限于基本理论框架、主要的理论及其发展的线索和重要的应用方面,对于那些细枝末节、特殊事例以及本书所引起的有兴趣和疑难问题,由于篇幅所限,本书一概略去。为了补足这一不足之处,我们撰写了与本书第四版相配套的《西方经济学学习与教学手册》(第二版),以便为教员丰富教学内容和学生进一步学习之用。一般的教学和学生则可以略去它们而不致影响对基本理论的讲述和理解。
第三,我们认识到,西方经济学教材或教科书所讲授的内容,不论其正确与否,往往很容易被学生一概接受,因为作为初学者的学员一般没有能力辨别其内容的是非。关于这一点,西方学者也是承认的。例如,迄今为止行销量最大的一本西方经济学教科书的作者,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写道:“每个人都知道,当一种思想写进这种书籍(指西方经济学教科书——引者)中以后,不管它是多么不正确,它几乎会变为不朽的。”(萨缪尔森:《论〈通论〉》,载哈利斯编:《新经济学》,147页,纽约,诺夫出版社,1948。)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中所含有的甚至是错误的东西可以成为学生头脑中先入为主的不朽思想。
有鉴于此,为了帮助读者从正反两方面辨别西方经济学,本书除了介绍西方学说以外,也将对它进行必要的分析和评论。本书的每一章章末,均设置了名为“结束语”的一节。结束语首先对该章所介绍的西方经济学的内容加以总结,然后提出本书作者对这些内容的看法。本书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对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全部内容作出全面的分析和评论,它们的不妥之处和值得借鉴的地方主要应取决于读者自己的思考。结束语中的评议仅能为读者的思考提供一些线索。本书每章后面附有复习与思考题,全书最后附有包括评论方面的本书引用和参考的全部著作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全书参考文献一律译成了中文,需要查找英文版的读者可查阅本书附录中的“引用文献中英文对照表”,以备读者作进一步的考察和分析。
第四,对于本书每章后的结束语中的评议部分,读者可以觉察到,它们所含有的对西方经济学否定的意见往往多于肯定的意见。这里的原因在于:本书的正文,即介绍的部分,一般都如实地反映西方学者对西方经济学的论述,而西方学者在论述时,又往往偏重于正面的说明,只有在例外的情况下才插入反面的观点。由于考虑到本书读者阅读的方便,我们也不宜经常打断正常的介绍顺序而引入批评的意见。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在结束语中批评性的观点占有较多的篇幅。因此,这一结束语中的特点并不意味着本书持有全盘否定西方经济学的偏见,而只想在一些较重要的问题上,作一些提示性的说明。读者可以看到,结束语中很多的反面论点都来自西方学者自己,也是为他们所承认的。
对于自己的科学技术,西方社会总是采取严加保护的举措,如专利、转让费,甚至行政命令的限制等。如果把西方经济学看成是一门含有管理社会的经济技术的学科,那么,和科学技术相比,取得西方经济学中含有的管理社会的经济技术,其代价是微不足道的,只需要购买有关的著作就可以做到这一点。因此,我们理所当然地希望能从其中取得尽量多的有用的东西。然而,应该看到,对这些被认为是有用的东西的误用和误解却要付出惨重的代价,甚至社会的动乱。总之,本书企图帮助读者在整个理论体系上觉察到西方经济学在意识形态上的有害之处,从而对它持否定的态度,而与此同时,又能在具体内容上看出它的有用的地方,并且结合我国的国情加以借鉴和吸收。只有这样,才能对西方经济学“弃其糟粕、取其精华”,达到“洋为中用”的目的。也就是为了这一点,我们才编写适合于中国的西方经济学教材,否则,只需要选用一本流行的西方教材或把它翻译过来就可以了。
高鸿业
|
|
|
|
其他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