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理论史(五)近代卷(21世纪中国语言文学系列教材) |
|
|
|
作 者:黄保真 成复旺 蔡钟翔 |
出版时间:2009-03-24 |
字 数:323 千字 |
书 号:G1945 |
ISBN:978-7-300-10247-4 |
开 本:16 |
包 装:平装 |
印 次:1-1 |
译 者: |
|
定价:¥28.00 |
|
查看评论摘要 |
购买图书或索要库存书目,请访问网上书店(http://club.crup.com.cn),联系电话:010-82501766 |
|
|
|
|
|
|
|
内容简介 |
|
本套书(5卷)初版于1987年,是当时同类著作中规模最大、内容最翔实的一部,也是一部奠基式的经典著作,曾获得首届全国高等学校科研成果一等奖,在学界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至今仍很难超越。 本卷为鸦片战争前后至五四运动前夕(即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文学理论史,以资产阶级文学思想与封建正统文学思想之间的嬗变、影响和斗争为主线,全面阐释了这八十年问文学理论急剧而复杂的变化过程;着重介绍、分析了传统杂文学理论体系的终结和新的纯文学理论体系的产生;深入而充分地评价了龚自珍,黄遵宪、王国维等一大批重要的近代文论家及其文学理论。 |
|
|
|
作者简介 |
|
|
|
|
|
章节目录 |
|
目录
第七编 从鸦片战争时期到五四运动前夜 概述 第一章 从鸦片战争前夜到甲午战争时期的进步文学理论 第一节 龚自珍 第二节 魏源包世臣 第三节 冯桂芬王韬 第四节 太平天国的文艺思想 第二章 从鸦片战争前夜到甲午战争时期文学论坛上的主要流派 第一节 阮元的文言说和李兆洛、蒋湘南的骈散合一论 第二节 从姚门诸弟子到曾国藩的古文理论 第三节 宋诗派的理论代表——何绍基 第四节 刘熙载和《艺概》 第五节 王闾运与汉魏六朝派的文学主张 第六节 谭献、陈廷焯等对常州派词论的继承与发展 第三章 戊戌变法前后的文学理论 第一节 “诗界革命”理论与黄遵宪的成就 第二节 “文界革命”理论与梁启超、裘廷梁、严复的不同倾向 第三节 “小说界革命”理论 第四节 张之洞、陈衍的诗文理论 第四章 辛亥革命前后的文学理论 第一节 章炳麟和中国杂文学理论体系的终结 第二节 王国维的资产阶级“纯粹”文艺哲学 第三节 南社的革命文学思想及其成员之间的理论斗争 第四节 鲁迅初期的文学思想 |
|
|
|
|
精彩片断 |
|
第七编 从鸦片战争时期到五四运动前夜 第一章 从鸦片战争前夜到甲午战争时期的进步文学理论 第二节 魏源 包世臣 一、魏源 19世纪中叶,与龚自珍并称于世的另一位近代资产阶级思想运动与文学运动的先驱者是魏源。魏源(1794--1857),字默深,湖南邵阳人。其一生跨越鸦片战争前后两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他十五岁中秀才,二十九岁中举人,以后屡试不第,过了多年的幕僚生活,直到五十一岁(1844)才中进士。接着,先后在江苏台东、兴化做知县,五十七岁时补高邮知州。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他也参加了镇压活动。但于1853年太平军攻扬州时,以迟误驿报罪革职,后虽复职,辞而未就,避居兴化,潜心佛学,整理著述。最后,游杭州,寄居僧舍,在青灯古佛、暮鼓晨钟的环境里,“闭目澄心,危坐如山”,寂寞地结束了余生。其著述主要有《古微堂诗文集》、《诗古微》、《书古微》、《老子本义》、《孙子集注》、《元史新编》、《圣武记》、《皇朝经世文编》、《海国图志》等。其中以代江苏布政使贺长龄辑的《皇朝经世文编》和受林则徐委托编的《海国图志》于当世影响最大。
|
|
|
|
书评 |
|
|
|
|
|
其他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