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真实的马克思 |
2007年01月19日 |
马克思,作为人类历史上掀起轰轰烈烈共产主义运动的千年思想家与革命实践者,是永远谈不完的。一个人眼中有一个人的马克思,每个人眼中有不同的马克思,那么什么才是真实的马克思?认识马克思,从他的传记开始无疑是一条简捷的途径。麦克莱伦是国际上知名的马克思研究者,他所著的《马克思传》从思想、生活和情感等多个不同角度给人们展现了一个真实、生动而有血有肉的马克思形象。 麦克莱伦的《马克思传》自1972年第一版出版以来,在西方学界一直是研究马克思的重要参考文献。20世纪90年代初,在苏联剧变的背景之下,马克思主义表面上走入低谷,而麦克莱伦却于1995年在新的形势下重新修订并出版该书的第三版,这既反映出作者对马克思思想的执着信仰,也表明它的学术和理论价值经受了时间和历史检验。在当前中国学界日益深入研究马克思的一些以前不为人所重视的版本文献的情况下,相信该书的出版定能为大家提供新的启迪。 人物是离不开思想的。在论述马克思的思想方面,该书对马克思一些重要的经典著作做了细致的论述。包括对马克思的青年时期著作、后期著作,尤其是对马克思致力的经济学思想,该书都做了比较系统的剖析。此外,书中常常能够引用那些既能表达马克思的深刻思想却可能为很多人所忽略的引文,因此对马克思的研究者,往往会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比如,实践是马克思思想的重要特征,那么如何看待意识、信仰和思想?作者引证的是:“我们坚信,真正危险的并不是共产主义思想的实际试验,而是它的理论论证……至于掌握着我们的意识、支配着我们的信仰的那种思想(理性把我们的良心牢附在它的身上),则是一种不撕裂自己的心就不能从其中挣脱出来的枷锁;同时也是一种魔鬼,人们只有先服从它才能战胜它。”这就以无穷的意味说明,在马克思那里,理论具有巨大威力,同时也说明了超越意识的艰难性和悲壮性,说明要战胜、挣脱与超越理论,首先要经历的无奈与坚定:即服从它。 除了对马克思各个阶段的思想作了典型和清晰的叙述之外,该书还在不少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独立的、与传统不同的理解。例如,马克思青年时期的诗作中有这样的句子:“康德和费希特在太空飞翔,/对未知世界在黑暗中探索;/而我只求深入全面地领悟/在地面上遇到的日常事物。”长期以来,在我国学术界,一般认为,它标志着马克思抛弃费希特转向到现实本身中寻求理念的开始,但麦克莱伦却提出:“如果把它当成马克思本人的话,那么这段话的意义就会完全被误解。”因为在他看来,它正是“为马克思所批判的”。 书中还很注重对学界比较关心的有关马克思思想的热点问题、甚至敏感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例如,是否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产生了马克思后来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最初萌芽?青年马克思为什么从宗教批判开始,而后又为什么使这种批判迅速地变成了世俗化的政治性反对运动、从纯理论领域转向直接的实际的政治领域?马克思描述的无产阶级是否是非经验的、为什么他在突然之间支持了无产阶级的事业?对这些问题,麦克莱伦都有自己的思考和答案,相信一定能给读者以启迪。 对于棘手的马克思与犹太人自我意识的问题,该书也作了探讨。马克思的犹太身份似乎是毫无疑义的,他的同时代人,例如梅维森等也都把他看作犹太人。而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不少地方却充满了反犹的语句,那么他是否是一个反犹主义者?这在西方曾引起了很多争论。作者在此书中依据大量的引证对这个问题在多处进行了探讨,非常有助于我们理解马克思的犹太人身份以及马克思对待犹太人的态度等问题。 对学术界关注的、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一直处于争论中的另一个问题,是马克思与宗教的关系。从犹太人与宗教(犹太教)之间的统一性、学术界对于马克思犹太身份的认定以及他本人的著作等方面看,都提供着马克思与宗教之间关系的种种不同的观点支持。有人试图把马克思主义归结为一种“宗教”;有人试图宣称马克思不是一个真正的无神论者;还有一些人宣称马克思一些理论的基础框架是基督教的救世观念,而无产阶级则扮演了以色列的受难仆人的角色。如何看待这些观点?对此,麦克莱伦一方面提出并引用了“问题在于忏悔,而不是别的。人类要洗清自己的罪过,就只有说出这些罪过的真相”的材料,认为这里面有着通过“意识改革”的救赎观念。他甚至认为,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初,马克思思想中还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宗教“救赎”观念。而另一方面,麦克莱伦也分析批判了真正的马克思后来的思想与有神论有任何联系,认为“为了把马克思变成一个不管别人阻拦的信仰者,改变‘无神论’的意义是合理的,但是这样过多地抹杀了区别,会把问题变得毫无意义”。 思想更多地是理性的产物,因此它是冷峻的、甚至是锐利的,虽然很多时候它并不乏热情。拨开思想的光环,该书给我们展现了产生这些思想的马克思的富有魅力的人格、极不平凡的真实生活、乃至个人的情感生活等。思想是花朵,而这些丰富的个性才是产生花朵的最为直接的土壤。如果不是经过作者对马克思的生活细节、情感世界进行这么精心的、集中的描写与论述,很难对马克思思想的伟大、超越个人私利的高远境界与他生活的艰辛和愉快之间的反差产生出巨大的心灵震撼。侧重于对马克思家庭所经历的辛酸、痛苦、快乐、幸福的记述,是该书的另一突出特点。 无疑,马克思有着极为广博的书籍涉猎、极为严密的思考逻辑、以及由此产生的他所认定的最为彻底的理论;有着对手所惧怕的清晰智慧的头脑、锐利的语言、骄傲甚至不羁的性格。在个人方面,麦克莱伦对马克思的描述是,他的生活是“奢逸”的(一旦他有了钱的话),对生活的安排显得异常凌乱和没有条理。该书是把马克思当作真实平凡的人来叙述的:年轻时马克思酗酒、打斗,并因此被学校关禁闭;作者甚至认为,因为耶拿大学比柏林大学级别低,比较容易拿到博士学位,加之又有熟人在那里,因此马克思在缺席的情况下被授予了博士学位;此外,该书甚至还披露了马克思与海伦·德穆特及其私生子之间的一些生活细节。这些内容,作为历史的事实,在西方学界早已为人所熟知,相信读者自有公论。但是,人的思想与精神的光芒不会因为他作为物质性的人的真实性而被淹没,马克思仍然是伟大思想的奠基者。 该书还记述了马克思及其周围一些人的关系细节,通过这些描写建立起的马克思与周围的交往关系,特别是与恩格斯、海涅、赫斯、魏特林、拉萨尔、巴枯宁等一批影响时代的知识分子交往过程中大量的细节描述,使得读者能够从感知上把马克思与他的时代、他的同时代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些描述使作为思想家的马克思的形象更加真实和丰满起来,并能够让读者透过他深邃的思想触及到他跳动的脉搏,以及与其他人共同的喜怒哀乐。 特别是,书中很注意引用同时代人对马克思外貌特征、思想、气质的评价,这从不同角度增加了读者对马克思的认知。例如,书中引用的其他人对马克思的描述,如说他“体格健壮,脸庞匀称,一头浓密的黑发。谈话极富活力,在自制冷静的外表之下是坚毅的灵魂迸发出来的显而易见的火一样的激情,”以及“他专横、冲动、热情、有着无限的自信,但同时又非常严谨、博学”等,这些都有助于读者立刻感性地勾勒出马克思明显与众不同的特征。 |